:::

  【精神健康講座】在逆境中發芽-談創傷知情

分享: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根據美國藥物濫用暨心理健康服務署(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簡稱SAMHSA),創傷是由一次事件,一連串事件或一系列情況所造成,對經歷其間的個人而言,在肢體或情感上有傷害或是對生命具威脅性, 並且對個人的功能運作,以及生理、社會、情感或靈性的狀態形成長期的不利影響。「創傷知情照料」(Trauma-Informed Care)包含四個要素(4 R’s):理解創傷(Realize)、辨認創傷(Recognize)、利用創傷知識做回應(Respond)、以及防止再度受創(Resist Re-traumatization)

 

創傷知情照護的核心信念是建立安全與正向的關係(Relationship),以下6項為其重要的原則:

1.安全(Safety):提供創傷介入服務的機構和系統應確保每個人的心理與人身安全。

2.信任(Trustworthiness)與透明(Transparency): 提供創傷介入服務的機構應遵守透明公開的政策,與創傷倖存者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

3.同儕支持(Peer Support): 鼓勵創傷倖存者與其他倖存者建立相互理解、接納與支持的關係。

4.合作(Cooperation)與互助(Mutuality): 提供創傷介入服務的機構內部應力行平權,工作者也應維持與創傷倖存者之間平等的關係,在創傷復原的過程中彼此合作且分享權力。

5.賦權(Empowerment)、發聲(Voice)與選擇(Choice): 重視個人的復原力,協助創傷倖存者恢復選擇的能力,聆聽他們的想法並尊重他們的自主權。

6.文化(Cultural)、歷史(Historical)與性別(Gender): 提供創傷介入服務的機構與工作者要能理解文化脈絡如何影響個人對創傷的覺察與回應方式,尊重文化的多元性,打破對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種族、性別和性取向的刻板印象,並且能看見歷史和世代創傷所造成的影響。

 

社團法人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邀請孔守謙諮商心理師為大家帶大家認識創傷知情的概念。

 

在逆境中發芽-談創傷知情

-初階課程-創傷知情認識與理解

日期:112年9月7日  時間:10:00-12:00

地點:新竹市竹蓮街6號8樓(新竹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大樓)

 

-進階課程-復原力的培養與練習

日期:112年9月07日 9月14日

時間:13:00-16:00

地點:待訂

1.進階課程人數上限20人。

2.進階課程以參與過初階課程之學員為優先報名。

 

點此報名


20235月海報.png